无人销售的华丽转身—零售技术最前沿

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 “无人销售 ” 就相当于一种诚实商店模式,可能是在农村的路边看到的无人蔬菜销售。 顾客拿了蔬菜后,把钱放在空罐子之类的容器中。这种销售形式,完全建立于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

这种方法,在日本的疫情期间被 “复古”了起来,被广泛的采用。 其中甚至包括销售二手衣服和肉类的商店,而采用无人销售成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防止食品浪费的手段。

正常价格的七折~五折 目标是 “减少食物浪费”

Fuubo是一款减少食品浪费的无人自动贩卖机,每天24小时销售不符合标准、或接近到期日的产品。 这些自动售货机由东京台东区的Minatoku公司提供,并安装在那霸机场、JR名古屋站、新宿邮局和其他许多人出入的地方。 有几家糖果制造商合作,虽然没有质量问题,但他们收购了不符合销售规定的产品,并以低于正常价格30%至50%的价格出售。

無人販卖机「fuubo」/ 图:みなとく
在网站上先挑货 / 图:みなとく

消费者要提前在官网上用信用卡付款,并取得密码;输入自动售货机后,就可以取货。 合作公司能够减少食物损失,而消费者也能够以低价购得,可说是一个 “三方共赢 “的业务,使每个参与者都受益。

无人看管的二手衣服销售。 你如何与用户沟通?

秉持着 “全日本管最松的购物店 “概念,MUJINO FUKUYA(「ムジンノフクヤ」)于2020年8月在中野区开始了无人的二手服装销售,24小时销售二手服装,店内约有300件国内品牌和翻新的二手服装陈列。购买方式也很简单, 挂着旧衣的衣架上有彩色编码,白色的价格定为500日元,灰色的是1000日元等等,接着用售票机支付你想要的衣服价格。

无人二手衣商店
衣架的颜色就是订价分级

以往,二手衣服主要都在互联网上销售,因此要与互联网销售区分开来的唯一办法,就是低价。 通过无人看管的销售,客人能够无压力地试穿衣服,这也提高了买方的满意度。

商店里安装了几个摄像头作为安全措施, 视频在商店的显示器上直播,人人都可以看到。 商店的位置也是精选的, 位于一条繁忙的商业街上,玻璃橱窗面向街道,从外面就能看到店内的情况。

商店还提供一种独特的客户沟通方式,就是手写的联络簿,客人可以在上面写下他们的意见。例如,可以写下 “我是第一次在这里买衣服的“ 或是 “我想要这种产品 “等内容,工作人员会亲笔回复。 这种人性化的沟通,在卖家和买家之间创造一个舒适的距离。

24小时无人值守,以低价销售高质量的肉品

在惠比寿开业的naizoo肉贩店也采用了24小时无人销售的方式。 这店从外乍看,有点像一个超商,有包装好的冷冻肉类,也有烧卖、特产和米诺(碎牛肉)。 该店与专门经营黑毛和牛的批发商有合作关系,无人销售系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使顾客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超市里没有的新鲜产品。

naizoo 肉品店/ 图源:https://naizoo.shop-pro.jp/

柜台上安装着用来选择菜单的iPad,用信用卡或IC卡结账付款。 为保安全,店内有网络摄像头监控。无人操作降低劳动力成本,连带降低销售价格,使客户以低价购买高质量产品,就是他们受欢迎的秘诀。

无人的全家便利超商

2月,FamilyMart(东京)与无人支付商店开发商TOUCH TO GO签署了一项资本和商业联盟,以便在2024年度末将无人商店的数量扩大到1000家。

东京新宿区的无人便利超商。

FamilyMart的无人商店使用安装在货架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来追踪用户行为,并记住他们拿起的产品,以及他们放回货架上的产品。 当顾客拿着产品去自助结账时,产品的名称和金额会自动显示在显示屏上,可以用现金或电子货币付款。

如果不能确认付款,大门就不会打开,顾客就不能离开。 即使商店无人值守,也会有管理人员驻扎补货。 自助收银台也可以由远程监控,出售酒类时必须进行年龄验证。 此外,摄像头和传感器被用来追踪用户的行动,因此商店里最多只能有10个人。

新冠疫情加速了无人商店业务的多样化,各个企业采用其适合的概念及方法,提供了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外的好处,例如顾客在购物时不用担心被工作人员盯着,可以毫不犹豫地参观商店。 非接触式业务的发展将是未来值得关注的趋势。

本文转载自日本《福布斯》/ 文=アステル 編集=石井節子
来源及许可:世界経済フォーラムJapan,CCPL利用規約


原著者:Forbes JAPAN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Forbes JAPAN (本站编辑翻译)

“This translation was not created by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n official World Economic Forum translation.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content or error in this translati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