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臭氧层破洞情况大有改善

1987年9月16日,美国太空总署戈达德(Goddard)的一名年轻大气科学家纽曼(Newman)对来自南极空降臭氧层探险(AAOE)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发现,随着南极平流层中一氧化氯的化学物质增加,臭氧却减少了。证明氯氟化碳正在造成臭氧层破洞。

南极臭氧洞 – 2001年与2017年对比
Credits: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上图:南极臭氧洞,2017年10月10日:紫色和蓝色表示大气中臭氧浓度低的区域;黄色和红色是较高浓度的区域。四氯化碳(CCl4)曾用于诸如干洗和灭火剂之类的用途,根据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烃一起受到管制。

直至1987年,有27个国家同意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项国际协议。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3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创立了控制氯氟烃的生产和消费的时间表。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更牢固地建立了臭氧消耗科学,制造商推出了对环境更安全的替代化学品,并且蒙特利尔议定书也得到多次增修,以停止大规模生产和使用CFC和相关物质。

33年后的今天,臭氧空洞已初露端倪。NASA科学家苏珊·斯特拉罕(Susan Strahan)和她的同事安妮·道格拉斯(Anne Douglass)发表了2018年的首批研究之一,证实了大气中的氯含量正在下降,同时南极上空的臭氧消耗减少,证明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有效性。

大气科学家——苏珊·斯特拉罕(Susan Strahan)的NASA特别专访视频截屏
Credit: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Kathryn Mersmann

这是个全球合作的成功故事:世界各地的决策者、科学家和公司联手为紧急问题寻找解决方案。NASA和其他许多机构正在进行的臭氧和痕量气体的地面和太空基础监测,将有助于制定环境政策,以确保即使在变化中,仍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Comments